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   >   安徽新闻

2025安徽县域综合实力30强发布 总量稳步增长
2025-08-18 17:49:11   稿件来源:大晥新闻

大皖新闻讯  8月16日,2025(第七届)安徽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安徽界首市举办,"2025安徽县域综合实力30强"榜单公布。肥西县、长丰县、当涂县位居前三,而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9.11%。

外贸复苏明显 岳西增速最高

fd497305-79a3-46de-ae9f-9d5903c5afa4.png

统计显示,2024年,安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24098.11亿元,较上年增长9.11%。其中,肥西、长丰、肥东、天长、庐江、无为、巢湖、濉溪、当涂、凤阳的经济总量位居前10,有16个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2019—2024年,安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7.44%。

工业化方面,2024年,安徽县域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577.87亿元,较上年增加7.15%。其中,天长、长丰、界首、凤台、郎溪、肥西、桐城7个县(市)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0%。

3957e53d-7536-4765-90c2-bcbee2e37000.png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方面,2024年,安徽县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8589.69亿元,较上年增长6.69%。其中,太和、定远、东至、含山、霍山、肥西的增长率超过了15%。

2024年,安徽县域进出口总额为192.03亿美元,呈现稳中向好态势。按进出口贸易总额排名,位居前十的县域分别为和县、肥西、天长、长丰、广德、濉溪、肥东、宁国、来安、巢湖。按进出口贸易年增长率排名,第一是岳西,达205.20%。

ea1b9d17-9331-4304-934a-29e8a67d92c3.png

2024年,安徽县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409.8元,较上年增长6.25%。从总量上来看,有8个县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30000元,35个县域超过20000元。从增速来看,有6个县域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超过7%,全部县域实现了正增长。

与长三角和中部强县仍有差距

近年来,安徽县域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质量持续提高,但与长三角和中部强省的县域相比仍有差距,县域整体实力有待提升。

《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2025》显示,与长三角的苏浙地区相比,2024年江苏县域生产总值为52208.51亿元,浙江县域生产总值为38858.92亿元,分别是安徽县域的2.1倍、1.61倍。与中部其他地区相比,2024年河南县域生产总值为32694.98亿元,湖南县域生产总值为33778.21亿元,分别是安徽县域的1.36倍、1.4倍。

北强南弱 中部凸起  

县域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是判断县域资源配置能力、综合经济实力、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的综合性指标,涵盖地区生产总值、经济增速、财政收入、有效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社会消费、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等9个指标。

从综合实力排名来看,在前三十强中,皖中地区占相当大比重;皖南地区县域整体处于全省中上水平,当涂、宁国、广德成功跻身前十强;皖北地区整体实力相对偏弱,但仍有部分县域表现突出,如太和、颍上、界首等进入全省前三十强。

与上年比较来看,凤台排名由2023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4年第15位,主要归功于其城乡居民收入增速(8.9%)的突出表现;太和排名由第33位上升至第20位,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24年为惊人的31.3%,为全省最高。

从产业竞争力排名看,合肥都市圈县域明显要强于其他县域,有6个县域进入前十强;皖北地区县域整体相对较强,有4个县域进入前十强;皖南地区县域相对较弱,没有县域进入前十强。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