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让群众多渠道、多途径享受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农村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颍泉区瞄准区内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以非遗资源为媒介,积极探索“送戏+”模式,将文化戏曲融入节庆活动和旅游景点,增添文化氛围,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一是“送戏+节庆”。春节期间,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在颍泉万达、阜阳生态乐园连续开展“送戏+”、“民俗+”等活动,与商圈、景区等节庆平台有机融合,让市民们在购物、游玩的同时,亲近传统文化,让文化活动与商圈、景区实现嵌入式嫁接,不仅扩大文化惠民群体,实现共赢,把文旅促销费落在实处。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颍泉文旅在颍泉万达、阜阳生态乐园开展唱大戏7场次,民俗民舞表演58场次,总活动场次65场,受惠民众超4.6万人次。
二是“送戏+图书”。在送戏下乡的现场设立了图书流动借阅点,为附近村民们送去了丰富的图书资源,涵盖了农业技术、文学经典、科普知识等多个领域,旨在满足村民们的阅读需求,扩大全民阅读覆盖面,丰富农村居民的业务精神生活,改善农村的文化风气。
三是“送戏+非遗”。组织开展了系列传统文化展示活动。在文化助农方面,三场梆子戏唱响东关美食街,为颍泉区第三届农产品年货节引流吸粉,持续一周的颍泉剪纸、糖画、布艺、微雕、蚕丝大馍等非遗项目现场展演、展销,邀请市民现场沉浸式体验,文化经济氛围拉满;春节前,在伍明、闻集的农贸大集上,颍泉非遗项目的集中展示、组织“花挑子、旱船”欢腾踩街,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引领市民们更好地领略颍泉乡土文化的精彩,把文旅促消费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