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要应对多部门多次检查,现在联合检查一次就查清,我们终于能把更多精力放在生产经营上!”近日,面对阜南县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分局联合开展的检查,当地一家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先生由衷点赞。这一让企业倍感轻松的变化,源于阜南县2025年大力推行的“综合查一次”改革。
针对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检查频次过多、标准不统一等痛点,阜南县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核心目标,启动“综合查一次”改革,通过整合执法资源、规范检查行为、创新监管模式,切实为企业卸下迎检负担,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强化统筹联动,构建协同监管新格局
“过去各部门检查‘各管一段’,企业往往刚送走一拨又迎来一队。现在我们着力构建‘事前联合告知、事中联合检查、事后联合处置’的闭环机制,真正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阜南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打破部门壁垒是改革的关键。阜南县专门成立“综合查一次”改革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市场监管、文旅、交通、城管等30家执法单位,对同一行业、同一检查对象的多项检查事项进行系统性整合,共梳理精简检查事项319项。在此基础上,制定年度检查计划183项、场景清单91项,从制度源头减少“扰企”频次,避免企业陷入“重复迎检”困境。
二、推行亮码检查,实现执法检查透明化
“同志,请扫一下这个二维码,本次检查的内容、法律依据和人员信息都能看到。”在阜南县一家网吧内,阜南县文旅体局执法人员检查前,主动出示了专属检查二维码。这是阜南县推行“亮码检查”制度的日常场景。
经营主体通过“皖企通”APP扫描二维码,可实时查看本次检查的参与部门、具体事项、法律依据及检查人员资质;检查结束后,还能通过平台对执法行为的规范性进行评价。“小小的二维码,既约束了执法人员的行为,也让我们清楚自己的权利,检查过程特别透明。”网吧负责人张先生说。据悉,“亮码检查”作为阜南县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强化执法监督的重要举措,有效遏制了选择性执法、重复检查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了行政执法公信力。
三、聚焦场景应用,提升联合检查精准度
“一次检查,多个部门一起‘会诊’,帮我们找出了安全管理、消防设施、食品卫生等多个环节的隐患,效率比以前高太多了。”谈及不久前的“综合查一次”经历,阜南县一家大型商超负责人感触颇深。
阜南县根据不同行业特点与风险等级,分类施策,在餐饮服务、道路运输、互联网等重点领域率先建立“综合查一次”场景清单,精准匹配检查资源。例如,针对餐饮单位,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联合消防、卫健、城管等部门,一次性完成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公共卫生、垃圾分类等事项检查;针对客运企业,由交通部门牵头,联合公安、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同步核查运营资质、车辆安全隐患、公共卫生保障、价格合规性等情况。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吹哨、相关部门报到”的联动机制,实现监管资源优化配置与执法效能最大化。
四、注重数字赋能,夯实监管流程全闭环
高效的联合检查,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阜南县依托省涉企行政检查平台与“皖政通”平台的数据共享通道,实现行政检查审批信息与事中事后监管信息的实时推送、无缝衔接。当企业在“皖企通”平台完成检查评价或提交投诉举报后,相关信息会即时同步至省涉企行政检查平台,监管部门第一时间纳入处置流程,确保“放得开”与“管得住”有机统一。
自改革推行以来,阜南县已通过“综合查一次”模式,对养老机构、医疗机构、餐饮企业、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二手车交易市场等各类市场主体开展联合检查。数据显示,改革累计减少单独检查次数超400次,检查频次较改革前降低58%,企业平均迎检时间减少约50%,市场主体的满意度与获得感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