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首批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名单公布,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榜,为皖北地区首个。这不仅是对我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皖北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阜阳何以脱颖而出?从区位优势、实战能力、基础条件到政策支撑,多维度硬核实力共同铸就了这一“皖北标杆”。
作为豫皖两省交界的区域中心城市,阜阳的区位优势为公共卫生服务辐射提供了基础——以100公里为半径覆盖阜阳城市圈3000万人口,加之与亳州、周口、驻马店等人口大市相邻,可辐射皖北及周边超6000万人口。
与此同时,阜阳构建“铁公机水”四位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依托这一交通优势,可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快速完成应急队伍集结、物资调配,为区域协同防控提供高效保障。
此外,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口结构,让阜阳在传染病防控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面对复杂防控形势,阜阳构建了“市县联动”的应急体系,成立了市疾控中心监测预警中心,实现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全覆盖,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综合率、及时审核率均达100%,建成9支县级传染病应急小分队和9支中毒事件处置队伍,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市疾控中心的“硬实力”,是获批建设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的重要支撑——近五年,中心完成中国首例由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引起的菌血症病原菌全基因组分析、全省首例基孔肯雅热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提交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491株(皖北首位),检验检测能力区域领先;中心拥有国家流感中心网络实验室、国家食源性疾病分子溯源网络阜阳数据中心以及8个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A类标准仪器设备达标率93.69%,检测范围涵盖传染病、食品、水质等多个领域,还拥有皖北地区唯一一个病媒生物检测实验室;中心拥有“十三五”省级重点学科2个、“十四五”省医疗卫生重点专科1个,学科实力在皖北处于领先地位……守护公共卫生安全,科教资源是依托。
我市拥有阜阳师范大学阜阳医学院、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阜阳卫生学校等高校院系,为公共卫生事业提供充足科教资源和人才支撑,形成了“教学促科研、科研强防控”的良性循环;2024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挂牌,安徽医科大学与市疾控中心围绕协同育人项目深入对接,聘任高校教授兼职带教,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制定针对性人才培养计划;2025年7月,阜阳与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健康大数据与群体医学研究所合作,率先启动安徽“未来健康促进”百万家庭人群队列研究项目……基础保障完善方面,阜阳历来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坚定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为优质均衡的区域性医疗卫生强市建设重要内容,在资金投入、要素保障上给予重点支持。
数据显示,阜阳现有医疗卫生机构3677家,实际开放床位59657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7.42张;建成以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为核心的“1+2+N”重大疫情救治体系。
未来,阜阳将按照“2027年核心能力全面提升、2030年建成省内领先现代化中心”的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建设目标,推进实验室能力跃升、监测预警提升、医防协同融合等11大工程建设,持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皖北乃至周边区域公共卫生安全筑牢健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