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铁时代 > 高铁征文

立足区位优势,谋划未来发展
2019-11-19 11:12:36   稿件来源:阜阳公众网

  作者:王卫东


  高铁时代,最直接的感受是速度。而有了速度,就等于缩短了距离,提高了效率,便捷了通联,进而更新观念,促进发展。


  作为高铁枢纽的阜阳,决不能只着眼于融入长三角,而是要放眼大局,充分发挥阜阳的区位优势和枢纽地位,将阜阳建成中转站、集散地,从而联通中西部,正真成为联动全中国的桥梁和纽带。


  1、融入长三角: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的引擎之一,经济繁荣、理念先进、服务完善、人才高端、金融发达、交通便捷。这些正是阜阳发展所缺少的,又是必备的。因此,融入长三角为阜阳带来大量的资金、人才以及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服务意识。同时,长三角地区工业转型升级,产业转移正在推进,阜阳要做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工作,引进一批优质产业,加速阜阳发展。


  2、建成中转站:


  阜阳区位优势明显,处于中东西结合处,东可通江达海,西连西北大陆。而西部丰富的资源正是东部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因此要充分发挥高铁站、阜阳站和阜阳北站的独特优势,定位阜阳为中东西的物资中转站,发挥现有的仓储能力,让东西南北的物资在阜阳中转,建成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中转基地。


  3,打造集散地:


  中转站的建成,是阜阳具备了集散的物质基础,加上阜阳机场、高铁、普铁及河运等立体综合交通优势,并扩大颍东区皖北快递产业园的规模,把阜阳打造成为区域物流集散中心。如此,阜阳才能真正走向全国与世界。


  如何更好地把高铁开通转为阜阳发展呢?


  一是阜阳市政府要有全盘谋划,并着眼长远。系统做好土地使用、园区建设、交通布局、产业升级、人才延揽、第三产业发展等规划,尤其是延揽人才。阜阳外出务工人员众多,其中大多数已成为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具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熟练的技能。吸纳他们回乡,不仅能解决阜阳高质量劳动力短缺问题,还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让阜阳能极大享受人口众多所带来的红利。


  二是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让投资者认可阜阳,爱上阜阳。


  营商环境不仅只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更重要的是阜阳的软环境,尤其是在与阜阳人打交道上。如果不能杜绝吃拿卡要、强买强卖、不遵守合约等各种方式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即便硬件占优,也引不来金凤凰。因此,要通过大力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素质,让讲文明、重信用、顾大局的意识能深入到民众心里并付之于行动。同时要加大法制建设,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让法律之剑既有威严又有温情。如此,阜阳才能借高铁之风,拥满园春色。


  三是要加快发展高等教育:


  阜阳上千万人口,只有一所大学是远远不够的。市政府要积极与省、部、校联系,力争通过建设分校或研究所的形式,承接或新办高等教育机构。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为教育研究机构或高级人才提供合理的待遇,为阜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高铁开通,各地之间能快速往来,为这一规划提供了可行的交通便利。


  四:开发生态旅游,做长三角的后花园:


  高铁通车,三小时的都市圈形成。阜阳应充分利用土地、河流、湖泊等天然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做好长三角地区人民的后花园。现有的八里河、颍州西湖等景点,要提档升级,同时利用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发展民俗体验游,让游客既能来得了,又能住得下。


  高铁时代,带来的是联动、互动,阜阳人民要做的就是心动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