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凯
此时此刻,我正在合肥回阜阳的K1264列车上,无意中看到阜阳高铁的征文宣传,于是我决定写一写。其实我不善于写文章,也不经常写,但我觉得我有很过故事可以去讲述。
小时候曾经学习过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儿时的我并不懂他那种爱国思乡的情感,等我渐渐地成长起来,我对他那种情怀就越发的能理解和共鸣。我虽不及他学识渊博,但我和他有一样的情怀,因为我也是一个母亲的儿子,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是一个思乡念家的人。
2003年,我十岁,因为爸妈外出做点小生意,我正式成为一名留守儿童,为了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也是在这一年爸妈把我从乡下小学转学到界首城区。从这一年起,我的人生就与回家的路产生了无尽的关联。
16年前的界首,那时经济还远不如今天,社会最大矛盾依然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现实生活的巨大差距。交通不便,老百姓出行多以自行车为主,饮食生活多以自给自足,因此每隔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和爷爷都要骑自行车回老家一趟,带些生活必需品,诸如米面油之类的东西。我老家在光武镇,界首城区往北10公里的乡镇,10公里的县道,坑坑洼洼,不怎么好走,但幼时的我对时间、距离、路况还没有多大的概念,也可能是因为我沉醉于回家骑行的乐趣当中,从没感觉过累或者远。日复一日,就这样过了三年多,06-07年界光路S204建成通车,两向四车道,路面更宽,路况更好,道路改线使得距离更近了一些,回家也更加方便。当时,幼年的我就对中国这种基建狂魔产生了崇高的敬意。
2012年,我并不如愿的考上了一所省内的本科院校,从此,我回家的路又远了一些。我家在界首,学校在合肥,相距350公里。长途汽车可以从界首直达合肥,不仅车票贵,我还受不了晕车。因此,多数时间都是从阜阳转火车,等车候车着实要花些时间。以前我一个月回家一次,现在只有要寒暑假才能回家一次!
2014年,界首火车站在界首80万人的瞩目中终于建成通车,举市欢庆,皖西北沸腾了。西联河南,东通上海,界首人终于可以在家门口坐上火车出行。后来有一段时间,T388改线过路界首火车站,那段时间还真是快活,三个半小时,六七十元钱,不用转车阜阳,合肥直达界首,那是我大学期间回家最方便的路。
2016年,我大学毕业,面试几乎跑遍了皖南各地市,发现几乎所有的皖南城市高铁都建成通车,甚至是县城都有通车,不禁唏嘘,我们皖西北何时能通上自己的高铁!
本想毕业回阜阳发展,奈何造化弄人,我被分配至皖东的一家央企工作,于是我只身一人从皖西北界首市来到了皖东天长市,离家430公里,回家的路又远了!行政班上五休二,一年到头并无大假,最长的假期也就是国庆节和春节了。
了解天长市区位的人应该都知道,天长三面环苏,南下北上东进都很方便,唯独回我们皖西北是困难重重!首先说说我最不爱坐的汽车,天长并无直达界首的汽车,直达阜阳的汽车一天也仅有一趟车而已,路况好要七个小时,路况不好八九个小时;其次再说火车,南京有三趟火车可以直达界首,但多数都是在凌晨,普通空调火车,八个小时才能到界首,外加从天长到南京站的两个半小时,等车候车,想死的心都有了;最后再说说开车回家,从南京走宁洛高速,从界首下,五个半小时,时间上是最理想的回家方式,可是费用却是最高的!还好现在网络发达,我现在回家都是从网上预约顺风车,省时省钱省心。
2019年,高铁即将建成通车,多少个月前都已经频频刷爆朋友圈,我相信有千千万万个像我一样在外的游子一直关注着高铁的动态,我相信没有谁会比我们更加渴望、期待。交通强国,铁路先行,2019年12月1日,阜阳三区四县一市齐头并进,携手进入高铁时代,过去的16年,很荣幸能成为阜阳发展的见证者,未来,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常回家看看,成为家乡发展的建设者。颍淮善郡,大美阜阳,阜阳,我为你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