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雪君
今天早上起来浏览早间新闻,看到阜阳在线发出了关于年底即将正式开通高铁的消息。一时间,脑海里涌出多种感慨,一方面是对于阜阳发展迅速的惊叹,另一方面则想起来自己多年求学在外的经历,一直在两地来回行走,交通工具的变化所带给我的是越来越便捷、迅速。
我的父母在2000年左右下海的,那时候我还小也就跟着父母,他们在哪我就在哪生活成长。直到我长到了上初中的年纪,当时在外地,是不允许外地人在当地参加高考,甚至连一个普通的高中都很难上。为了我的学业着想,我的父母就毅然决然的将我送回老家上学。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每次放大大小小的长假就开始了两地的奔走,有时有父母接送,大多数则是自己独自往返。
记得一开始,不放心我一个人坐动车(当时在六安上学),我的父亲就驾车从上海回来再接我回去。那天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爸爸早早的就出发,我坐在后面,眼睁睁的看着窗外的风景从明亮清晰到夜幕降临后亮起点点灯火,长途驾车真的花费很长的时间与精力。
后来不久,老家就开通了动车,为了避免麻烦,父母决定让我独自一人坐动车往返。可是当时也只是在上初中,没有身份证,就只好用父母的身份证去买票,这导致我每次在车上时都万分紧张,就害怕乘务员来查我的票。现在回想起来,却也觉得好笑满足,毕竟我也算是国家刚踏上高铁动车时代的第一代忠实体验用户。
再后来,上高中了,有个自己的身份证,坐动车高铁对我来说更是家常便饭。当然,也有时候因为买票太晚,只抢到了站票。但是,从上海到六安原本需要七八个小时的车程,到动车时代缩短到仅仅四个小时,站着对于我们年轻一辈来说也不算个事,并且动车上的环境设施也很好,不知不觉中也就抵达了。
而现在,我已读大学,从之前回家两个多小时的火车到即将开通的高铁,我相信对于在外求学的人来说外出或回家也会更加方便快捷。
现在的我们都是羽翼渐丰的雄鹰,而交通的快速发展则是让我们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动力。这其实背后离不开国家的强大,只有祖国的不断壮大,才能让我们每一个在外的学子,能够随着自己的志向飞得更远。而飞累了,家,也就在身后,也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