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广龙
高铁开通无疑是对阜阳交通又一次大的提升,对阜阳作为皖西北交通枢纽城市地位的又一次巩固,届时阜阳将呈现空地一体、海陆通达的皖西北中心城市!势必会给阜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变化!
那么,高铁来了,我们怎么办?
一、先来说说政策、配套和服务三者如何“三管齐下”:
1.政策:政府相应的人才、招商、税收、土地能源供应等政策一定要提前谋划、及时到位。要制定一系列尊重人才、吸纳人才、留住人才的好政策,进行人才引进,防止人才外流,参考南京、苏州、武汉等较发达的城市是怎样施策留住人才,给各行各业人才充分发展空间的。有人才了自然就有招商引资的内生资本和强大的动力源泉,各行各业的人才会持续不断的为各种企业创造新的经济效益,反过来企业营收好又会反哺人才物质和精神需求,营造良性循环系统。政府对于招商引资企业和新兴初创产业一定要给予产、销、转的扶持,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前期运营负担。做好大型企业、工厂式实体产业相应的区位、土地、水电气网等能源的供应,保障企业早落地、早投产、早运营、早收益!乘“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积极学习借鉴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发展经验,不能是单纯的招商引资,更应该积极学习长三角的政策制定、企业服务模式、市场营销战略等,做好一整套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模式,并以市场为导向,及时更正补足政策措施;因阜阳地处南京、合肥、武汉、郑州、济南五大城市的围空区,阜阳要想真正建设并带动大皖北的发展,应在考察以上地市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找到属于皖北自己的发展模式,把这个围空区变成实实在在的皖北经济圈。
2.配套:做好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经济聚集区、特色农场、林田示范区等地的交通、电网、信息等基础设施配套,减轻企业前期投入压力。
3.服务:做好公司从规划许可、施工建设、监理验收、企业注册、税务登记、公安备案、城管环保合规性等一系列办事保障,让企业办事畅通、顺心、舒心,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二、然后再来谈谈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具体的三产应该怎么办?
农业:不能忽略阜阳本地人农业优势,充分利用扶贫开发的好政策在土地上做文章,搞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种植、特色养殖、生态试点等农林牧副渔综合业态,培育集约化粮食种植、花卉产业、中药栽培、肉禽养殖、生态休闲农庄等新型农业业态,增大、增强农产品种类、特色、品牌。
工业:以阜阳本地农业、能源和材料为基础发展煤基新材料、中药制剂、医疗健康、汽车制造、清洁能源、智能机器人、数字媒体设备等新兴产业。
服务业:以工业产品为基础发展多业态的服务业,鼓励进行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充分利用移动支付、数字技术、智慧物流、拼团共享等新技术、新模式开辟服务业新天地。
总结一下就是:注重农业基础,以农业带动工业,以工业促进服务业,以服务业刺激新兴农业,三产融合发展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打造以颍州为中心的政工教科文卫体城市经济中心;以颍东为中心的食品深加工产业基地;以颍泉为中心的智慧园区、高科技产业示范基地;以界首为中心的新能源循环经济园区;以太和为中心的中药医疗大健康产业基地;以临泉为中心的服装纺织、智慧农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基地;以阜南为中心的数字城市、智慧物流、花卉粮田城市副中心综合产业转移基地;以颍上为中心的观光旅游、特色村镇、夜景亮化等为主题的综合旅游度假基地。
三、最后来说说最看不见也是最重要的观念、体制和格局三个致命性因素!可以说这三样最难改变,可以用这句话来打个比喻:“人心里的成见就像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这三个障碍什么时候能破除,什么时候整个环境就清朗起来了!!!
1.观念:阜阳本地政府和部分官员一定要突破历史、突破俗套、突破自我,破除官本位、官压人、官生钱,“当一方诸侯,为一方地主”的因循守旧的观念,摒弃“有权好办事、有人好办事、有钱好办事”的思维,真正树立“人民政府为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体制:打破体制机制藩篱,不过度保护体制内人员,不忽视敷衍中介服务、咨询机构、顾问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在工作中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同工同酬,能者上、堕者下,给予体制外人员充分发展空间,保障职位晋升和福利待遇,充分激发人才市场活力。政府充分与相关高校、中介机构、管理咨询等第三方合作,积极做到各种人才参与政府决策、执行的全过程,充分调动体制外人员敢想敢干、干就干成、有保障、有兜底的创业精神。
3.格局:阜阳本地人既要放下阜阳就是脏乱差,就是不行的固有成见,又要消除大阜阳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物华天宝式的自吹自擂、盲目自大的虚浮情绪。要用未来的眼光看待市场、开放的胸怀拥抱变化,不以地产带动GDP,不比拼短时间的经济增速,不搞面子工程,形式主义!要立足实体经济,发展产业经济,眼光长远,高起点规划,有层次推进,稳步式向前,可持续发展!按照同一个目标持续发力,树立远大格局,构筑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