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身边好人

90后医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武汉男孩送去“生命火种”
2022-07-18 09:22:00   稿件来源:阜阳文明网

  热血千里奔赴

  是为了爱更多的人……

  七年前,他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七年后,他接到电话,毫不犹豫捐献342毫升造血干细胞。他就是2022年4月份“阜阳好人”柯腾飞。

 

  90后医生捐献造血干细胞

  “患者情况危重,治病救人是我选择学医的初衷。”2月28日,安徽临泉“90后”医生柯腾飞在合肥完成了人生第一次造血干细胞捐献,342毫升的捐献量将为外省一位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2016年10月,柯腾飞来到安徽省临泉县泉河医院工作,是医院一名康复理疗师。

  在参加工作第二年,柯腾飞就萌生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想法。当年夏天,柯腾飞申请并参加了造血干细胞捐献采样,样本合格后被选入中华骨髓库。

  “血样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柯腾飞说,他的样本在骨髓库中静静地躺了六年,直到去年年底,被一位病患“唤醒”了。

  2021年12月19日,正在科室忙碌的柯腾飞,突然接到电话,“您的造血干细胞样本与一位危重患者配型成功了,您是否愿意捐献?”柯腾飞没有丝毫迟疑,立即答道:“肯定愿意!”

  2022年1月,柯腾飞被安排到阜阳市人民医院进行体检。2月23日,柯腾飞来到合肥,做捐献的最后准备。2月28日8点20分,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柯腾飞走进了造血干细胞采集间,一直到中午的12点40分结束,柯腾飞共捐献了342毫升造血干细胞。从他身上提取出的这一袋珍贵的“生命火种”,随后被相关人员紧急送往武汉。

 

  为完成捐献放弃美食,瘦了8斤

  从今年1月体检结果出来,到2月28日完成捐献,1个多月时间里,柯腾飞做好了随时提取造血干细胞抢救病人的准备。“好不容易配型成功了,患者又急等着造血干细胞救命,不能有丝毫闪失。”

  为了让身体保持最佳状态,身高1.85米的柯腾飞开始控制饮食,注重营养搭配,加强锻炼,早睡早起。为了让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柯腾飞放弃了心爱的面食。“我平时喜欢吃面食,但是面食吃多了影响血糖,我就尽量不吃,实在是饿了,就少吃一点。”

  为了顺利完成捐献,即便是春节期间,柯腾飞也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喜欢吃辣的他也不再接触辣的食品。一个多月来,柯腾飞严格按照要求,安排作息和饮食起居,还加强了锻炼。直到捐献时,他的体重整整降了8斤。

 

  捐献得到了家人支持和鼓励

  柯腾飞是临泉县第4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今年是我当医生的第八年,这位患者也可以算我的一个病人,我能够在他生命的里程中给予一份帮助,对我来说意义重大。”能够治病救人,帮助他人,既是他学医的初衷,也是父母对他的期待。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他们乐于助人的品质影响了我。”柯腾飞说,但是父母不懂医学知识,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可能会有误解。直到得知一切符合捐献标准后,柯腾飞才把情况告诉家人。

  “我爱人是一名护士,她非常理解和支持我的做法。”柯腾飞说,他把相关专业知识和捐献案例对父母作了介绍后,老人也理解了他的做法,并为儿子感到骄傲。

 

  患者家属千里寄来一封感谢信

  3月15日,一封一千多字手写的感谢信通过红十字会,从武汉辗转来到临泉,送到了泉河医院医生柯腾飞的手中。

  信中写道:“感谢您给了我们这个家庭全新的希望,也感谢您给我的儿子带来了一个光明的未来……我们并不知道您的姓名和相关信息,不能当面感谢始终是我们的一大遗憾。我们会告诉我的儿子,他的第二次生命是远方一位好心的叔叔给的,是叔叔的大爱救了他。”

  手捧着薄薄的两张纸,逐字逐句细细看完,柯腾飞这一八尺男儿也感动得热泪盈眶,平静后说:“只要能够让对方的生命得到延续,让一个家庭拥有健康和幸福,我愿竭尽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