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

阜阳市双拥工作十年亮点频现
2022-10-26 09:44:41   稿件来源:中国双拥杂志社

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开幕之际,安徽省阜阳市梳理总结本市双拥工作的成就和亮点,全市双拥工作领域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1.设立“拥军优抚”金融服务示范网点

为进一步将拥军优抚政策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2022年8月1日,工行阜阳分行“拥军优抚”金融服务示范网点正式揭牌,这也成为阜阳市首家“拥军优抚”金融服务示范网点。

阜阳市双拥办联合工行阜阳分行积极探索新时代军人金融服务社会化新模式,选取地理位置优、金融功能全的支行,设立“网点+驿站+双拥”服务窗口,推出军人专享金融服务、专属金融产品和专项主题活动等服务内容,通过先进的系统、丰富的产品、精心的服务,为全市退役军人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金融服务,努力打造阜阳市军民合作典范工程。

设立“拥军优抚”优先窗口、开通绿色通道、开发“军人专属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专属优惠服务……在工行阜阳分行“拥军优抚”金融服务示范网点,“迷彩绿”、飞机与坦克模型等,可谓“军味十足”。此外,网点二楼还设有“老兵之家”,为退役军人提供活动场所,让退役军人走进服务区域如重返军营,瞬间唤起心底那段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营造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2021年3月初,阜阳市推出“拥军医疗卡”,驻阜现役军人到指定医院可享受免费就近门急诊待遇


2.驻地现役官兵免费就近就医实现全覆盖

为不断创新拥军优属工作方式,积极为驻地部队排忧解难,阜阳市在全省率先推出了“阜阳拥军医疗卡”,实现了驻地现役军人免费就近门急诊全覆盖,切实解决了驻地现役军人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

统筹谋划、强力推进。阜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双拥办会同阜阳军分区及时将驻地官兵就医难问题向市委市政府做了专题汇报后,得到了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即时召开了市委常委议军会议,研究通过了《驻阜部队现役军人就近门急诊工作方案》,明确由阜阳市人民医院为驻阜部队制发“拥军医疗卡”;市卫健委采取“1+5”方式,指定阜阳市人民医院和5个县(市、区)人民医院为定点医院,定点医院均要开辟现役军人门急诊“绿色通道”,让官兵享受优先就医;所需经费纳入市县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等各项分工。目前,市财政已投入40万元,县区财政也分别投入专项资金用于驻阜部队现役军人免费就近就医。

规范管理、注重实效。阜阳市人民医院率先研发了现役军人门急诊就诊系统,为驻阜部队官兵制作了“阜阳拥军医疗卡”。经过紧锣密鼓的程序编写、后台调试、前台测试,于2021年3月初驻阜现役军人如期享受到了免费就近门急诊待遇。5县市定点医院也均按照《驻阜部队现役军人就近门急诊工作方案》,积极学习借鉴阜阳市人民医院成功经验,及时开通了现役军人就诊“绿色通道”,为驻地部队现役军人看病就医提供了便利条件。针对武警阜阳支队医疗保障条件受限、缺少资金、新冠疫情影响等原因,市退役军人局协调有关部门多次专题会商,由市人民医院对口支援武警卫生队建设,同时将驻阜武警官兵全数纳入到“阜阳拥军医疗卡”保障范围。2022年2月28日,市人民医院与武警阜阳支队举行了支援武警卫生队和拥军医疗卡交接仪式,至此我市实现了“拥军医疗卡”升级扩容全覆盖,有效提升了驻阜官兵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2021年全市已有近千人次驻阜现役官兵畅享免费优先就近就医政策,免除了8.69万余元医疗费用。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落实驻地官兵就近门急诊工作是阜阳市解决部队官兵实际需求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在全省尚属先例,得到驻阜部队官兵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自2009年以来,全市党政军民秉承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携手并肩、团结奋进,着力构建军民团结和谐、军地优势互补、军民深度融合的大双拥工作格局,连续四次被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河东街道办事处、文峰街道办事处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我市已经吹响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号角,全市上下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力争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继续考出好成绩、交出新答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19年10月12日,以“以奉献中部崛起,退役再立新功”为主题的中部地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启动仪式在阜阳举行


3.举行中部地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

2019年10月12日,以“奉献中部崛起,退役再立新功”为主题的中部地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启动仪式在阜阳举行。本着让退役军人少跑路的原则,安徽、湖北、河南三省共同参与、联动实施,采取企业组团三地轮转、退役军人本地参会的方式开展。

招聘活动由退役军人事务部主办,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阜阳市人民政府协办,阜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阜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退役军人事务部就业创业司副司长顾磊、调研员袁宝泉,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孙邦平,安徽省劳动就业服务局局长唐正亮,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二级巡视员曹传铎、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正处级干部韩方,阜阳市政府副市长王显义等出席启动仪式并参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成果展。

现场招聘会上,共有安徽、湖北、河南三地的省属企业、优质民营企业近300家参会,提供就业岗位8900个,现场应聘求职近3000人。阜阳市公安局现场安排辅警岗位招聘,面向退役军人提供123个招聘岗位。现场设立政策咨询服务区、创业成果展示区等功能区域,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多角度、全方位支持。在阜阳市第一届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赛上脱颖而出的30家优秀企业进行了就业创业成果展示,很好地展现了退役军人群体创业的丰硕成果。

下一步,我省将依靠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继续坚持“线上+线下”、“就业+创业”、“招聘+培训”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工作新途径,更好地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

2016年7月20日,省双拥办组织开展“爱心献给抗洪将士”拥军慰问活动,阜阳市组织180多个“两新”组织将230余万元物资送到抗洪一线将士手中


4.开展“爱心献给抗洪将士”拥军慰问活动

2016年7月20日,由省双拥办动员全省“两新”组织开展的安徽省暨合肥市“爱心献给抗洪将士”拥军慰问活动启动仪式在合肥举行。全市180多个“两新”组织踊跃参与,共计捐增230余万元物资。

2022年入汛以来,全省大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其来势之凶、涨势之猛、险情之险属历史罕见,抗洪抢险救灾任务十分艰巨。当前正处于抗洪抢险救灾正处于关键阶段,连日来,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夺取全省抗洪抢险救灾阶段性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由此,全省各级双拥办积极动员和组织“两新”组织开展拥军慰问活动,在抗洪抢险中进一步增进军政军民团结。

据了解,阜阳、淮北、淮南、亳州、宿州、蚌埠、滁州市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就动员了222个“两新”组织参加此次活动,并于启动仪式前筹集了价值248万元的慰问物品,捐赠54万元的拥军款。截至活动当天,全市共组织180多个“两新”组织,70余辆救灾物资运输车辆,捐赠纯净水、方便面、雨衣、毛巾、凉席等慰问物品总价值174万余元,捐赠拥军款57.36万元。

省民政厅副厅长叶如强在致辞时对阜阳市的行动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在此次拥军慰问活动中,阜阳市全市动员,县级联动,在活动中占了主力,当了主角,充分展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责任感。阜阳及其他各市“两新”组织,树立了新时期民营企业家的崭新风貌,为全省“两新”组织爱国拥军带了好头,做了示范,进一步动员了更多的“两新”组织投入到爱国拥军的活动中,实现军民共建的双赢。

启动仪式结束后,全市180多个“两新”组织将捐赠物资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看望慰问那里的广大官兵。

2021年10月15日,驻香港部队南海艇正式移交阜阳界首市,经29天2646公里南海艇已“落户”界首市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


5.英雄的南海艇正式移交“落户”界首市

2021年10月15日上午11时许,驻香港部队南海艇退役暨移交仪式在嘹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声中举行,标志着英雄的南海艇正式移交给界首市。

驻香港部队有关首长、界首市委书记何逢阳出席仪式并讲话,阜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显义、阜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李士坤以及驻香港部队部分官兵共同见证了舰艇交接,界首市副市长张涛代表界首市人民政府在交接书上签字。

何逢阳表示,界首一定竭力维护好、使用好南海艇。为此,将高水平规划建设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为南海艇更好发挥教育作用提供舞台;将认真做好南海艇史收集整理,精心组织陈列布展,确保充分发挥南海艇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和后续荣光,不断激发全市人民爱党、爱国、拥军的热情,激励全市人民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奋勇前进。

经过29天2646公里南海艇已“落户”界首市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此举不仅为阜阳、界首两市开展国防教育注入新鲜血液,也为安徽省开展国防教育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