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六聚焦 六推动” 做优旅游资源开发 |
2023-04-12 15:20:42 稿件来源: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
阜阳市通过推动资源普查、项目建设、品牌塑造、“421”行动等深化文旅融合,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服务品质,实现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上台阶、增效益,助推旅游经济腾飞。 一是聚焦资源保护,推动旅游资源普查。通过普查摸清我市旅游资源底数,提高保护利用与管理水平,促进我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结合阜阳实际,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和《安徽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技术规程》,科学组织实施旅游资源普查,推荐上报省厅特品级旅游资源典型代表8家。推荐八里河、颍州西湖、王家坝湿地为安徽沿淮湖泊湿地群景观典型代表,推荐阜南王家坝闸为淮河(安徽段)水利水工设施群典型代表,推荐颍上花鼓灯、界首彩陶、阜南柳编、阜阳剪纸为非物质类文化遗存及手工工艺品典型代表。 二是聚焦项目带动,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做好重点旅游项目跟踪服务工作,摸清项目家底,加快盘活存量旅游资产拉动有效投资。通过项目遴选、金融支持、活动推介等方式加大对重点旅游项目的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市共有投资额5000万元及以上旅游领域存量项目21个,总投资额为112.9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84.89亿元。其中临泉城隍庙建设项目、临泉县顺河老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提升项目、魔幻之都项目、祥源游乐园一期、阜阳野生动物园建设项目、汉海海洋公园项目等已投入运营,临泉县长官古镇文化旅游建设项目、临泉县云顶万象里文创街区项目、老粮仓1956项目(太和)、有机良庄乡村旅游项目、动物园改造提升项目(祥源)等加快建设中。 三是聚焦品牌塑造,推动景区提质升级。全市A级旅游景区39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6家、3A级景区29家、2A级景区4家。推荐八里河旅游区、颍州西湖、中环格林童话世界参评安徽省“最干净景区”,打造温馨舒适、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提升游客体验,推广“席地而坐”环境卫生标准。常态化开展A级旅游景区等级复核评定工作,督促景区持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规范旅游市场,化解矛盾纠纷,2022年处理旅游景区投诉74件,2023年第一季度处理旅游景区投诉18件,群众满意度100%。 四是聚焦“421”行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认真落实乡村旅游“421”行动,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确定培育名单。2023年颍上县王岗镇淮罗村、八里河镇渔民社区、临泉县长东社区成功入选安徽省“特色旅游美食村”名录,高塘镇刘庄村摄影村、田集镇东岳居委会康养村获评省级“精品主题村”,临泉长官有礼生活馆、颍泉闻集草莓后备箱基地、太和有机良庄被评为安徽省后备箱工程基地。培育颍上县百里水乡旅游风景道、阜南县百里蒙洼旅游廊道两条乡村旅游精品自驾线路。推出邵刘民宿、陶乡泥韵民宿、白鹭园生态民宿、淮畔民宿、花园紫薇客栈等一批“精品民宿”。推荐颍上县王岗镇淮罗村、阜南县段郢乡蒲庄村、临泉县杨桥镇甄庄郭营百果村创建安徽省“最干净旅游乡村”。 五是聚焦公共服务,推动服务品质提升。加快推进全市文旅视频监控平台搭建工作,32家A级景区视频监控信号通过市级监控平台汇集后接入省级系统。我市4A级以上景区实时入园数据已接入省级系统,均使用“游安徽”APP开展景区门票预约,全市4A级景区实时入园数据统计系统及电子导览图系统。全市累计建设旅游厕所300座,全部完成百度地图标识和验收评定,其中3A级旅游厕所102座,2A级旅游厕所133座,1A级旅游厕所65座。建立旅游厕所岗位责任制,制度上墙,由专人负责清洁和设施设备保养工作。 六是聚焦丰富业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深挖阜阳历史文化资源,依托欧苏文化升级改造颍州西湖、阜阳生态乐园等景区。依托管子文化打造管仲老街,并成功入选“省级休闲旅游街区”、“全省十大特色美食体验街区”。依托姜尚文化打造封神魔幻谷景区,“姜尚故里”临泉非遗之旅入选安徽非遗主题旅游十大精品线路。推动旅游与农业、林业、水利等融合发展,支持颍上淮罗、阜南西田坡等发展庄台民宿、农家乐等业态,指导临泉长官镇、颍上八里河镇等一批阜阳特色的旅游镇村成功创建省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推动旅游与研学融合发展,推出“红色文化、颍淮文化、科技、农业、工业”主题研学产品。围绕阜南县王家坝抗洪纪念馆、临泉县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颍泉区四九起义纪念馆等设计3条红色旅游线路。推动旅游与工业融合发展,支持颍州区金种子文化产业园创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举办阜南焦波酒厂工业旅游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