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时代楷模徐淙祥

宛言:致敬"时代楷模"徐淙祥,为建设农业强国注入磅礴力量
2025-07-25 16:35:38   稿件来源:安徽新闻网

  2025年7月24日,中央宣传部举行的“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徐淙祥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我们向这位扎根黄淮农村的时代楷模致敬,致敬这位从土地里长出的精神坐标,为广袤的田野注入时代力量。


  致敬最朴素的担当,把"望天田"变"高产田"。从普通农民到“时代楷模”,徐淙祥靠的是科技兴农的决心。他从19岁的少年揣着借来的农业书籍和放大镜,扎进了亩产不足200公斤的“望天田”。从最初的摸索,到如今经营2000亩家庭农场,他用一辈子诠释“农民本分”。他蹲守田间,用放大镜观察农作物的每一个细微变化,积累研发推广农业新技术235项,把望天田变成高产田。这背后,是无数个蹲在田间地头的日夜,是对每一株禾苗生长规律的精准把握,更是对"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的深刻践行。这也让我们看到徐淙祥的那份"与土地较劲"的执着,每一步都踩在“粮”的节奏上,他对土地的热爱与坚守,早已超越简单劳作,化为对粮食安全的担当。更让我们深刻领悟,对农民而言,产量的提升从来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实打实的底气——这种把土地潜力挖到极致的劲头,正是保障粮食安全最坚实的根基。


  点赞最务实的智慧,让小农户跟上大时代。徐淙祥同志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时代农民典范,他牢记“多种粮、种好粮”的嘱托,善于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2010年,他牵头成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2000多个贫困户、上万名农民脱贫致富。他像一粒种子,把现代农业技术的养分传递给广大小农户,让"多种粮、种好粮"从口号变成可复制的实践。他用行动证明,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传统农业也能插上创新的翅膀。这也让我们看到,在千家万户的田垄间,这种"传帮带"的力量最有生命力,它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封闭性,让小农户也能共享现代农业的红利,这正是乡村振兴最需要的"抱团发展"密码。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农民的新模样:他们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画像,而是懂技术、善经营、有担当的乡村振兴主力军。


  学习最绵长的远见,在广袤田野写下大作为。徐淙祥把"平凡"活成了"不凡",把对土地的热爱、对技术的钻研、对乡亲的责任,融入了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他热爱农业、钟情土地,深谙农业的未来在年轻人,他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用自己一辈子的实践,激励引导年轻一代积极投身“三农”,为当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动力。这种对"传薪火"的重视,让他的故事超越了个人成就,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农民的奋斗史,更是一幅新时代"三农"发展的生动剪影。这位扎根黄淮农村的庄稼人,用沾满泥土的双手,在希望的田野上写下了"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鲜活注脚。更让我们懂得,只有让更多人爱上土地、懂土地、守土地,农业的根基才能扎得更深。只有去广袤的田野付诸行动,才能生动诠释:土地里有大学问,田野上有大作为。


  致敬时代楷模徐淙祥,向榜样徐淙祥学习。让我们一起以“时代楷模”为榜样,把汗水洒在田野,把希望种进土里,为建设农业强国注入磅礴力量,共同书写农业强国的壮丽篇章。(作者 宛言)


  执笔:阚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