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教育

双胞胎姐妹花:出生差一分钟高考也差一分
2025-08-05 09:17:10   稿件来源:阜阳公众网

                                                                      ebc8a9ee-23af-42c6-b69d-07f451efb670.png                                                                                           

今年夏天,河北衡水中学应届毕业生、05后双胞胎姐妹朱荞伊和朱荞乐成为焦点。这对出生时间仅相差一分钟的姐妹,高考成绩也奇妙地仅差一分,双双被南京大学录取。

  7月31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与朱荞伊、朱荞乐面对面交流。初见的些许矜持过后,这对18岁的阳光姐妹很快打开了话匣子。谈及因一同考入南京大学而走红网络,她们颇有些“不服气”地爆料:其实她们的短视频作品比本人更早“出圈”!

  原来,6月高考结束后,父母为她们更换了新手机。对短视频制作感兴趣的姐妹俩便合力开设了自己的抖音账号。7月22日,她们发布的短视频作品《化学海归汤》凭借独特创意,意外收获了同龄网友的喜爱,浏览量突破600万。“那时我们还没收到录取通知书,也没有以双胞胎身份出镜。”姐妹俩笑着强调,“这条视频绝对是凭实力‘出圈’的!”

  截至目前,姐妹俩已发布了9条短视频。凭借双双考入南京大学带来的关注度,她们的账号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粉丝数已超过5000人。当被问及短视频的风格定位时,两人还在思考,一旁的妈妈王鹏杰笑着抢答:“在搞怪的路上越走越远。”小姐妹显然乐于接受这个评价,母女三人相视一笑。

  在熟悉她们的人眼中,这对开朗的“学霸”双胞胎也是充满创意、古灵精怪的“搞怪”达人。

  她们的物理老师、衡水中学教师苏立乾对此深有体会。高二那年,苏立乾参评“最受欢迎教师”需要学生协助准备宣讲节目。朱荞乐脑洞大开,和同学们策划了一部“知识营救”话剧,核心创意便是“老师,您在课堂上被妖怪抓走了”,她们计划用现学现用的物理知识闯关救人。

  朱荞乐向苏立乾介绍:“第一关用水浮子难倒怪兽,第二关用人体回路点亮灯泡,最后用激光的干涉性制作霰弹枪——您看,都是刚学的知识点!”演出当天,当剧中苏老师“身陷囹圄”,学生们运用物理知识“智斗妖怪”的情节层层推进时,台下观众被牢牢吸引,掌声随着剧情的波折迭起。最终,这场“老师被妖怪抓走了”的大戏成功助力苏立乾参评。

  在“搞怪”方面,姐姐朱荞伊同样不遑多让。高考前收拾物品时,姐妹俩发现多了一套考试文具。朱荞伊拿起文具走向迎面而来的几个学妹,问道:“同学,你觉得我高考能成功吗?”学妹们被问得一愣,随后顽皮地笑着回答:“包的呀!”朱荞伊一边道谢一边将文具送给了她们。姐妹俩为此笑作一团,高考的压力与焦虑也在笑声中消散。

  从小学到高中,姐妹俩一直在同一所学校,有时还是同班同学。作为双胞胎,难免被人比较,但这对05后姐妹对此看得很开。“别人的评判是他们站在自己的观点上看,对我们其实没有影响。”朱荞乐说着看向姐姐。朱荞伊补充道:“我们不会让别人的评价左右自己的想法。”

  高二选择社团时,姐妹俩展现了不同的兴趣方向。朱荞乐拿着演讲社报名表对姐姐说:“我要去练习即兴发言,以后与人辩论就不会慌了!”朱荞伊则晃了晃无人机社团的传单:“我想尝试通过编程控制飞行轨迹,记录祖国的大好河山!”后来,朱荞乐在演讲社获得“优秀社团成员”称号,朱荞伊的无人机摄影表演也在校园开放日成功展示。

  尽管外貌常让人难以分辨,但姐妹俩清楚彼此性格不同,笑称姐姐是“e人”(外向),妹妹是“i人”(内向)。这与妈妈的评价不谋而合:大女儿更“大条”一些,小女儿则更“细腻”。

  从孩子出生起,王鹏杰和丈夫为两个女儿准备的生活用品总是相同的两份。但这对80后夫妻深知,两个女儿并非“复制粘贴”而是各有特点,需要付出双倍的爱与理解。在姐妹俩小时候,王鹏杰曾尝试对姐姐说“要让着妹妹”,又对妹妹说“要听姐姐的话”,却同时遭到两人反对:“我们到底要怎么做?”王鹏杰站在女儿角度一想,确实难以回答,于是宣布:“算了,你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在我们的四口之家,非常强调通过沟通表达观点。”王鹏杰表示,“我们不认为孩子表达不同观点是顶撞。只有这样,我才知道孩子们想做什么,孩子们也明白我的底线在哪,我们才能从中找到共同点。”

  1983年出生的王鹏杰与2007年出生的两个女儿相处得像闺蜜。在姐妹俩小学四年级时,母女三人就头挨着头一起读完了《琅琊榜》的小说。潜移默化中,朱荞伊、朱荞乐都爱上了文学与写作。高中时,朱荞乐的作品还在河北省举办的航天科幻小说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随着女儿长大,王鹏杰常被她们故意抛出的问题难倒。一起散步时,她们会问:“喷泉为什么会喷那么高?”吃饭时,她们又考妈妈:“你知道这个燃烧会产生什么?”“吃了虾之后有多少热量?”面对这些问题,王鹏杰虽感“压力山大”,却也由衷高兴女儿们能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

  对于两个女儿双双被南京大学不同专业录取,王鹏杰强调这绝对是“缘分”,并非刻意为之,未来也不会刻意强求一致。在她看来,最好的成长莫过于:“知道有人并肩同行,也敢于独自踏上征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江涛 通讯员 张凯 王天祥)